當前位置: 首頁 >> 最新資訊 >>
最新資訊

2025年6月28-30日安徽蕪湖原始點培訓紀實

瀏覽282次 日期:2025/07/15 08:47:05
【引言】
七年等待,終於相見。這場2025年6月在安徽蕪湖舉行的培訓,不只是手法的傳授,更是一場溫暖的重逢。張醫師重返大陸,帶來一份跨越歲月的惦念與期盼。在安徽蕪湖,老朋友、新夥伴、年輕學子與堅守者齊聚一堂,用行動承擔使命,用學習點亮未來。因為我們都有共同的心願:讓原始點的光,走進千家萬戶,照亮更多生命。


【緣起】
這次安徽蕪湖的原始點培訓,緣起於近期香港培訓後的問卷調查。國內學員們真誠寫下心聲,期盼張醫師能親臨指導,帶領更多志工深入掌握手法與理念。這樣的期盼,已經沉澱在大家心中七年。自2018年後,原始點在大陸的培訓一度因種種原因中斷,學員們心中始終抱著一絲遺憾與盼望——能有一天,再見老師,重啟現場培訓的光景。
然而,要實現這個願望並不容易。從開始籌劃時,大家就明白,這不只是辦一場培訓而已:必須克服過往曾面臨的挑戰與陰影,擔憂是否會有外界干擾,更要謹慎考量張醫師的安全;還得安排一個適合封閉培訓的地點、選拔全國各地的精英人選,讓這次的機會真正發揮最大的價值。
幸而,歷經三場香港培訓的淬鍊後,我們在國內也找到了多年如一日、默默耕耘推廣的夥伴們。消息一出,各地推廣點負責人分頭行動、積極奔走——從廣東(莫建忠學長聯繫)、廣西(寧東學長規劃)、到內蒙古赤峰(馬淑卿學長熱心策劃),最終,在陳德明學長的推薦下,找到了由朱文娟、廖克勝夫婦負責的安徽蕪湖公益點。他們帶領著蕪湖義工團隊,全力投入,再加上黃總的大力支持,選定了一處環境優美、安靜,特別適合舉辦封閉式培訓的理想場所。

短短數週內,大家完成了場地確認(6月4日)、時間敲定(6月9日)、課程表擬定(6月10日)、課件剪輯(6月13日)、報名啟動(6月17日)等繁瑣工作,過程中包含著無數的奔波、協調、日夜不歇的努力。這不僅展現了年輕學長們驚人的行動力與承擔,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:新一代已經準備好接棒,把原始點的種子撒向更廣闊的土地。而對所有參與者來說,這次重啟,不只是一次培訓,更是一次跨越七年等待的圓夢之旅。
【6月27日學員報到:相聚與開啟】
張醫師睽違七年再次踏上大陸,與多年來堅守推廣原始點的學員們相聚。來自全國各地的推廣菁英齊聚安徽蕪湖,現場瀰漫著歡心鼓舞、激動期待的氣氛,這一場盼望已久的學習之旅,終於拉開序幕。

學員們陸續報到後,集體前往封閉式培訓地點。那是一處環境優雅、寧靜的地方,遠離城市喧囂。交出手機,全心投入、安靜專注,只為給自己一段不受干擾的學習時光。對每個人而言,這不僅是一場技術培訓,更是一段難得的心靈沉澱與修行。
原定當晚僅安排輔導員統一培訓,以便後續教學,但張醫師得知所有學員都已到齊,便慈悲決定:開放所有人一同參與。這一舉動,令全場驚喜萬分,也讓大家深刻體會到,張醫師所說的「平等法」──在原始點學習中,沒有高下、沒有分別,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學習者。
這一夜,對每位學員來說,既是相聚的喜悅,也是感動的洗禮。大家帶著滿心期待與感恩,準備迎接接下來三天充實而珍貴的學習旅程。
【6月28日培訓第一天:學習與精進】
正式培訓的第一天,一大早,現場就瀰漫著興奮與期待的氣息。學員們滿心歡喜地等待這一天的到來,有人遠道而來,有人多年等待,心中都有著共同的盼望——親自向張醫師學習最新的原始點手法。

課程一開始,張醫師以「點亮初心、精進同行」為題,為大家勉勵打氣。他特別感謝主辦方及志工團隊這段時間的細心安排與無私付出,也語重心長地提醒:不喜歡繁文縟節,像是列隊歡迎、鼓掌喝采,這些都不必要,把時間和精力省下來,專注投入實作演練、專心學習,才是最實在、最有意義的。這番話深深打動在場每一個人,也為接下來的培訓定下了純粹專注的基調。
當天課程重點是新手法的演練,包括耳後、枕骨、頸部、背部、臀部等部位。對所有學員來說,不論是資深還是新學員,都是面對一次全新的調整與挑戰。這套改良後的手法,容易學、容易教、容易普傳,大大降低了入門門檻,卻又能更精準到位,效果明顯提升。

整天課程中,張醫師親自逐床指導,不厭其煩地一一校正每個細節。學員們從一開始的生疏,到逐漸找到手感、體會訣竅,全神投入,會場裡瀰漫著一股珍惜學習、不浪費分秒的熱情。晚間,大家還接續進行他處的按推演練,許多人雖疲憊卻捨不得休息,因為都知道——這是一場難得的校正機會,更是技巧的提升。

【6月29日培訓第二天:深化原始點醫學理論與患處手法傳授】
6月29日第二天,培訓進入理論與手法的高峰。張醫師首次在線上直播中,公開講解重新繪製的《原始點醫學示意圖》,這張圖可說是原始點醫學的重中之重,濃縮了理論與臨床的核心精神。這次培訓中特別安排的《原始點醫學》課程,就是希望學員們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,不只是聽懂,更能從中受益,進而實作、推廣與應用,讓更多人因此受惠。

課堂上,張醫師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疾病的核心脈絡:疾病與衰老是果,體傷與熱能不足是因,各種影響身體變化的因素是緣。在臨床上,需透過觀察(診斷)找到病因,並運用按推(醫療)、熱源、運動、休息、良好心態(保健)等善緣,同時避開生氣、壓力、勞累等惡緣,才能達到防病、抗老、延壽的目標。張醫師詳細說明完整的架構與系統性思考,讓學員們深受啟發,對原始點醫學有了耳目一新的認識。特別的是,張醫師在課堂中不只是講理論,還用大量貼近日常生活的例子來做比喻,並與現場學員互動,讓大家對他處體傷與患處體傷的差別、壓痛點的概念與操作理解得更透徹。透過這種實例結合互動的教學方式,學員們不僅能聽懂,還能在現場直接感受到原始點醫學的實用性與落地性,為日後的實作和推廣打下了穩固的基礎。

隨後的課程專注於患處按推演練。患處體傷的概念,是自2018年以來原始點醫學最重要的發展之一,在近幾年的臨床應用中,已被證實是攸關生死的關鍵。尤其是對於重症患者,如何精準找到患處壓痛點並進行有效按推,往往決定了療效的成敗與病情的改善。因此,張醫師格外重視,不厭其煩、親自一一指正學員的細節,希望大家能真正掌握要領,不僅學會技術,更學會承擔起守護生命的責任。


【6月30日培訓最後一天:總結與承諾——攜手走向未來】
6月30日,培訓迎來最後一天。清晨,全體學員齊聚合影,笑容裡有成就感、有感激,也藏著即將道別的不捨。這是一場跨越七年的重逢,更是一段彼此銘心的共修時光,大家用相機留下這份珍貴的回憶。

緊湊的節奏中,穿插著張醫師帶領大家跳廣場舞,笑聲與音樂在會場中流淌,大家跳出健康與活力,也跳出了彼此之間的溫暖連結。學員們心裡明白,時間所剩不多,有些學長把握最後時光複習、討教,只希望把老師所教的一切牢牢記住,不留遺憾。

臨時安排的座談會,讓學員們能近距離接觸張醫師,說出心裡的疑惑、感動與承諾。雖然大家暢所欲言,但張醫師在傾聽之餘,也感受到一絲隱憂——有不少學員還沒真正跟上學習的腳步,對理念與實踐的掌握還有差距。
張醫師語重心長地提醒大家:做原始點,最重要的不是用什麼形式,而是那顆始終不變、真誠的公益心。他分享了自己當年發願幫助病苦眾生的決心,強調至今從未靠原始點賺取分毫,這份堅持才是原始點推廣最珍貴的核心。他期盼學員們,既然學了原始點、走上了這條路,就要好好堅守公益深耕推廣,要跟上腳步培養實力,成為真正的「原始點人」,才不辜負當初的發心與願力,希望一起攜手走向未來,用愛心傳承、實踐下去,去幫助更多需要的人。

當培訓正式落幕,教室裡瀰漫著依依不捨的氣息。四天的相聚,充滿了感恩與感動——感謝老師從早到晚不辭辛勞地指導,感謝黃總全程投入、事無巨細、親力親為,不僅擔任義工,還貼心關注學員的用餐,親自進入後廚督導,確保食材品質與料理工藝。因為有他的付出,大家得以吃得安心、睡得踏實,專注於學習、毫無後顧之憂。


同時,也由衷感謝蕪湖公益點的朱文娟、廖克勝夫婦,以及全體蕪湖義工團隊,還有所有默默付出的學長們。這一份份感恩將化為未來持續前行的力量,成為學員們心中的承諾——盼望下一次再見時,能用更好的成長與進步,作為對老師與所有支持者最真誠的回饋。


【摘錄學員的心得與感動】

學員們的分享,滿溢著感恩、覺醒與承諾:
  • 「此行非僅手法淬煉,實為靈魂歸航。」
  • 「以手法代佛手,薑湯潤苦厄,正念導迷途。」
  • 「從被動到主動,原始點人既要抬頭看路,更要埋頭深耕。」
  • 「無求、尊師、簡單、純粹、改過、團結,是我們共同的核心精神。」
  • 「願每個家庭皆有一位真懂原始點之人。」
這些話語,是對老師、對志工、對團隊、對自己的深深承諾,也讓我們看見——原始點的未來,可期可盼。



 

上一篇: 原始點醫學精簡版

下一篇: 没有了...

原始點繁體版

Copyright © 2016- All Rights Reserved.
技術支援:榮尚網絡